很多人都忘不了2003年发生的非典,那时候家家户户抢买板蓝根,街道路口都设立检测消杀点,简直和现在的新冠防疫如出一辙。同样是冬天爆发的冠状病毒传染病,网络上曾有不少声音预测,在20年的夏天,新冠也会像非典一样自动消失掉。但如今距新冠出现已经将近三年,它却依然顽强地存活着,甚至还变得越来越“毒”。许多人对此感到疑惑,当年的非典消失得毫无预兆,为什么新冠反而“消”不掉了呢?
不少人在远距离出行前都要看途径各个地区的防疫政策和疫情信息,还得时刻关注交通运输有没有被限制。连在所在地区内部活动的,也要每天关注自己周边的疫情,有没有新的病历增加,敢不敢乱跑。新冠这一令人讨厌的传染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,也让不少人都生活在忧虑和恐慌中。要是不巧碰上被封在家隔离,那生活条件就更“艰苦”了。
买菜、购物非常麻烦不说,还要天天闷在家里,连出门透气也不行。一天天盼着新的解封信息能发布下来,还要按班按点地乖乖做核酸。在防疫初期更是有人被憋久了,发挥中国人自带的娱乐解闷精神,到阳台上隔空“表演”、和邻居互动,闹出不少欢乐事件。就是在这样苦中作乐的心态中,人们度过了一年又一年,但同时大家却渐渐发现不对劲。这新冠来就来吧,结果还来了就“不走了”。在大家都以为它就是个短期、急性的传染病时,新冠悄悄地瞒过所有人的视线,在世界各地散播自己的“种子”。从2019年冬天至今,仔细算下来新冠疫情已经有将近三年的历史,这实在让很多人都感到吃惊。从近代史以来,从未有哪个传染病在没有世界性战争的环境下,可以有这么大的威力和传播力度。 这让很多人想到了2003年的非典。不过与新冠不同的是,非典虽然在当时也是一个波及范围非常广的传染病,但却并没有达到新冠这种地步。在新冠出现以前,非典已经是我国的现代记忆中最严重的一次公共卫生危机事件了。但即便是非典这样的危害性,在新冠面前似乎都不值得一提。这个数字对比简直是惊人的,更严重的是,新冠的统计还没有带上许多防疫不严的国家内的“漏网之鱼”。这看来,此次的新冠要远比当年非典的危害力更大。
许多人在新冠刚开始时,都不太将它放在眼里,认为就是另一种“非典”,等过一段时间自己就好了,当年的非典就是自己消失的。但过去这么久后,他们看到新冠的持续性,又开始困惑。这新冠来势汹汹,怎么比非典还能抗呢?它们有什么区别吗?事实上,新冠和非典的两种病毒,虽然同是冠状病毒,但特性却有很多不一样。
02 非典病毒的特质和消失原因 当年的非典曾引起许多国家的重视,在我国尤为明显。非典的传染毒株被称作SARS冠状病毒,它的传染性危害力主要体现在病发时期。当非典感染到人体时,人们会产生咳嗽、发烧、肺炎等症状。而这种时候也恰恰是它传播能力最强的时候。
其实除了有毒株本身的能力外,还有在人们病发时,这些症状更容易加剧他们将带毒株的吐沫、飞沫传染给其他人。当年非典肆虐我国时,喝板蓝根、熏醋等成了人们的日常必做事项。最主要的目的也是为了消杀病毒,防止传染病病毒沾染生活环境。不过,非典有一个很突出的特性就是它在人们还没有病发的时候,传播能力反而不算强。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在非典消失时,有许多人猜测,这种前期传染性不强的特质为大家提供了一定的时间差,这也是构成非典消失的原因之一。这种时间差可以帮助相关应急管理部门在观测到有人病发时,提前对更大范围的未感染者做好预防措施,以防有更多人被感染。说到这里,其实当年我国对非典施行的一系列严格防疫策略也起到很大作用。
亲身经历过非典的好几代人应该都记得,那时候也是大街小巷天天熏醋消毒,板蓝根几乎卖断了货。在出入各个省县地区的路口上,都会安置有体温测量点和消毒点,遇到来人先拦下检测,确保其不是病毒携带者。这和如今面对新冠疫情时的各种防控策略如出一辙。事实上当年那些防控措施,也确实有不小的效果。在对非典的分析上,还有专家曾指出这种病毒的其他特质。前面提到非典在前期的传染性不算很强,但非典却有一个很可怕的致死率。
以上信息来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。 |